2021年5月22日,中国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、中国“肝胆外科之父”吴孟超两位院士相继逝世,双星陨落,举国悲痛。2022年5月22日是两位院士逝世一周年,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沉痛悼念两位国士。为缅怀先辈,我院易班工作站举行“稻‘纪’天下·医‘念’人生”线上征文活动,用文字诉说我们的思念,表达数统学子对先辈的崇高敬意。
袁隆平院士半生砥砺,从不张扬,倾其一生,对稻田的守望,留下人间谷满仓,他的一生浸在稻田里,把功勋写在大地上;吴孟超院士尽其一世,坚持救死扶伤,扎根在手术台上,他的一双手游刃肝胆,是他教会我们大爱无疆。
稻禾无忧,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
肝胆相照,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
袁老千古,稻香绵长!
医者仁心,万世流芳!
巨星虽陨,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薪火相传,精神不灭,缅怀二老最好的方式,就是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化为前行的动力,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,勇攀高峰、不断进取。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从二老的伟大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,用顽强意志挑起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重担,用无悔初心诠释祖国繁荣富强的光荣使命。我院学生纷纷来表达对两位院士的崇高敬意!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从某种程度来看,从一个民族所崇拜的英雄,就能看清楚一个民族的未来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看到的袁隆平院士、吴孟超院士去世之后汹涌澎湃的民意,体现的正是刚健质朴的英雄价值观的回归,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时代之幸。
——翟银斌
我们怀念您,那有看"禾下乘凉梦"的您。您说,您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俄。您的一生,也都在为之而努力,几十年来扎根在稻田中,经历了无数日夜的风吹日晒,但您从未动摇心中的理想信念,从未改变自己的行动,就连生命的最后一刻,还在关心外面的天气以及水稻的长势。您说,人就像种子,要做一粒好种子。从1964年开始,您就一直在扮演看一颗"好种子"的角色,研究杂交水稻57年,培育数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,希望终有一天杂交水稻可以覆盖地球村,实现水稻超产。
——剡云山
虽星陨落,永驻心间。虽然两位院士已经离开了我们,但他们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。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播撒智慧,却淡泊名利,我们能做的除了哀悼,还应该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。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索,去奉献,他们的精神应当始终被我们铭记于心。
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国士之风,山高水长,生命的消逝总是让人措手不及,唯愿逝者安息。我辈青年,应当不辱使命和担当,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,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。
时光如苒,天人相隔。岁月至今,思念绵绵不绝。
——刘星雨
他们的精神,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因为袁隆平,我们看到了“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”的志向,感悟到“心在最高处,根在最深处”的境界,感动于“禾下乘凉梦”和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的深厚情怀。因为吴孟超,我们领略了“于时闯肝胆,慷慨创新生”的担当,感慨于大爱无疆、生命至上的仁心。无论是对国家的热爱,对事业的执着,还是对生命的敬畏、对后辈的关爱——正是炽热如火的赤子之心,让他们的人生精彩绽放,达到了世人景仰的精神高度。百姓爱戴他们,不光是因为他的勇于创新、坚毅执着、卓越贡献,还因为他的朴实无华、躬耕田野、自平凡中来的伟大,也因为他的家国情怀与风范传承。
斯人已逝,精神不朽。两位科学巨匠离去,留下无尽的思念。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,守护着这片热土,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漫漫征途……
——张慧
社稷稻禾可乘凉,此心安处是故乡。留在历史里的,绝不是黄粱一梦与暗潮汹涌,而是灿烂笑容与伟业不朽,不朽生于泥土中,也留在人们心中。身为普通人的我们,最重要的是传承他们的精神,听从他们的教诲,从他们的言行中汲取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”,只有将个人理想融于国家现实,民族事业之中,才能熠熠生辉。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,生于世间,长于世间,我们要发挥“螺丝钉”的作用,敢教天地换新颜。
星辰点缀暗淡,灯塔照亮迷途,热泪承载梦想,浪潮更迭春秋,他们离开了,但他们还在。胡杨的精神无疑是令人敬佩的:生下来一千年不死,死后一千年不倒,倒下去一千年不朽,吴孟超和袁隆平展现的精神亦是如此。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,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奋斗。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,我们生逢其时,更应该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不畏艰难险阻,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,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,努力延续他们的精神。
——王登华
“一稻济天下,肝胆两昆仑。”斯人已经远去,但留给这个世界的精神遗产永远不会淡去。心中有国有民的人,人民永远记住他、怀念他,把他放在心中。当我们仰望宇宙中的小行星时,会想起吴孟超、袁隆平,他们星光璀璨,永不暗淡;他们照耀我们前行的路,永不停歇。国之脊梁,吾辈楷模。不忘初心,薪火相传。缅怀逝者,致敬英雄!
——杨玲玲